
七氟丙烷气瓶作为气体灭火系统的部件,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防系统的可靠性。根据和行业规范,检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
### 一、定期检测要求
1. **年度检查**:使用单位需每年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、压力检测、密封性测试及重量复核。若药剂净重损失超过5%或压力低于设计值的90%,需立即补充或更换。
2. **检测**:每3-5年(具体周期依据气瓶类型)需由机构进行深度检测,包括内部腐蚀检查、阀门性能测试和压力容器强度验证。腐蚀深度超过1mm或壁厚减少10%的气瓶应报废。
### 二、检测内容规范
- **外观检测**:检查瓶体锈蚀、变形、焊缝裂纹等情况,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.3mm
- **压力测试**:采用水压试验时压力需达设计值的1.5倍,保压时间不少于3分钟
- **密封性检测**:使用氦质谱仪检测,泄漏率应<10^-6 Pa·m³/s
- **称重校验**:使用精度达±1%的电子秤复核药剂存量
### 三、检测标准依据
主要遵循《GB/T 13075-2021 钢质焊接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》和《GA 13-2006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性能要求》。特殊环境使用的气瓶还需符合《TSG 23-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》的补充要求。
### 四、检测机构资质
须具备市场监管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核准证(TD类),检测人员应持有压力容器检验员(RQ-1)资格证书。检测完成后需出具带有CMA标志的正式报告。
### 五、异常处理机制
检测不合格气瓶应立即停用,并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置换。经维修的气瓶需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,同一气瓶维修不得超过2次。
注意事项:检测前后应做好系统隔离防护,避免误喷。检测数据需保存10年以上,电子记录应进行存证。北方地区需特别注意低温环境下的材料脆性检测,南方地区应加强湿度腐蚀评估。